转眼已经来到了春节周,和春节热闹的景象形成反差的是,楼市应了冬天的萧瑟景象,“低迷”贯穿了上海楼市过去的一整年。
(资料图)
主要体现在二手房市场上,因为二手房不像新房可以通过预售证和联动价进行干预调控, 所以它呈现出来的趋势,更能反映出问题。那么春节后的小阳春会如约而至吗?
每年的小阳春都是惯例吗?
我们回顾前几年的二手成交数据,不难发现3个事实:
第一、上海的年度二手成交量从来不是恒定的,而且变动幅度很大,具备一定的周期性。而决定成交热度的很大一部分因素来自政策和贷款等大环境,用业内的俗语来说:房地产也是个靠天吃饭的行业。
第二、在我们眼中非常火爆的2020和2021年也不过是中上水平,超过30万套可能才算是超级牛市!
第三、在我们印象中低迷,且被疫情直接打断2个月的2022年也不是历史最低位,15万+套的二手成交量几乎和2017年、2018年持平。
当然如果把新房成交量加上,2022年的购房热度明显超越2017年和2018年。
总结一句话:上海当下的楼市没你想的那么冷!
每年的全年成交走势存在一定的共性:
1、一般春节在2月份左右,2月过后二手成交都会有一定的上升,这一趋势即使是2022年也不例外;
2、3/4/5月份一般能够保持火热趋势,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金三银四红五月,也就是小阳春,除了被居家影响的2022年, 小阳春的到来几乎是惯例!
3、前文我们得知2022年的热度与2017/2018年不相伯仲。
注意观察2017年和2018年的月度走势,春节后交易量上升非常明显。 所以,2023年即使延续2022年的热度,小阳春也有较大概率出现!
在这一基础论点上,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
二手房成交量下降的因素
这样一看,是不是感觉要“凉凉”了?但如果有了对比就不会这么认为了。
楼市静淡,是全国趋势 ,包括上海在内的一线城市,二手房成交均回落到了三四年前。
深圳全年成交 210万方 ,跌到了2016年以来的最低点,广州全年成交只有 771万方 ,
北京全年成交 1334万方 ,而上海全年成交 1330万方 。
总体来看,上海已经算是所有一线城市里表现最好的了。
单论上海本身的话,2022年二手热度下降有以下几点原因。
1.政策
2021年出台 核验价,三价就低 ,这个影响持续到了2022年,核验价意味着房子卖多少钱, 不完全凭房东心意。
三价就低意味着 买房子的贷款额被减小了 ,买方买二手更难了。
2.新房侵蚀二手
2022年是新房主导的一年,自6月以来,新房就开始集中上量, 买方有了更多的选择, 而且新房还便宜。 我们把2017-2022年历年的新房成交按总价段划分,看各自的占比:
3.投资客搅动市场
一二手倒挂差,投资客涌入新房市场,形成打新热潮, 此涨彼消。
4.疫情
疫情影响整体经济下滑,整体 经济驱动力不足 导致购买力不足。
5.心态
一根“阳线”,改变信仰,很多人的 消费意愿下降, 都持着再“等一等”的心态。
对于买卖双方的建议是什么?
1.对于购房者
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, 认准稀缺性和确定性 ,稀缺性一定是上海市中心成熟地段的少量盘。
确定性就要看房子的本来样子是否符合预期,如果是买新房,还得看交房日期,以及开发商的可信度高不高。
2.对于房东
认清自己的实力,房子该值什么价就是什么价。
3.对于房产企业
回归产品性,就算外部大环境差强人意,但生存下来最重要。
总结:
1、2022年上海二手市场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冷,几乎和2017年或2018年持平,而后者小阳春如约而至!
2、2023年的整体供应量目前观察比2022年要多,且多集中在上半年,小阳春纵然出现,如果没有更多利好消息出现,大概率也后继无力!